切換選單
切換個人選單
尚未登入
如果您进行任何编辑,您的IP地址会公开展示。

伊德里斯-M

UEE military frigate manufactured by Aegis Dynamics
UEES Stanton - Isometric.jpg
生產狀態
伊德里斯-M
製造商聖盾動力 (AEGS)
英文名Idris-M
定位護衛艦
尺寸主力艦級
系列伊德里斯
借用載具Hammerhead, Vanguard Harbinger, MPUV-1P
載量
載人量8 – 28
載貨量831 SCU
價格
購買
無法購買
單船價格
$1,000
原始售價
$1,000
可用性
限量銷售
索賠時間
不可用
租用
無法租用
規格數據
長度
242 m
寬度
126 m
高度
46 m
質量
37,459,548 kg
載具血量
未獲取數據
最大氫燃料量
未獲取數據
最大速度
未獲取數據
傳聞
初次出現公元2551年; 403年 前 (2551)

聖盾伊德里斯-M(伊德里斯軍用型)UEE軍方使用的護衛艦。[1] 它得名於地球聯合帝國海軍 (UEEN) 的標準護衛艦系列。伊德里斯級比傳統的輕護艦大,但比驅逐艦和護航驅逐艦小。此級護衛艦在人類軍隊中最活躍的戰鬥群編隊中服役。伊德里斯級護衛艦可勝任多種類型的任務,從長時間的巡邏到偵察危險的跳躍點以及攔截[2] 除了典型的主武器外,伊德里斯級艦艇還擁有一個飛行甲板和一個由 2 架中型戰鬥機和 1架位於專用機庫的Argo MPUV-1C組成的艦載機分隊.

規格

注: 以下部分統計數據是從Alpha 3.9的遊戲文件中提取的,部分組件可能是臨時占位。
Radarnav.svg雷達
1x
S3
大型雷達
新範式集團
Computernav.svg電腦
6x
S2
中型電腦
N/A
Powerplantnav.svg發電機
2x
S4
主力艦級發電機
聖盾動力
Coolernav.svg冷卻器
2x
S4
主力艦級冷卻器
聖盾動力
Shieldgeneratornav.svg護盾生成器
2x
S4
主力艦級護盾生成器
戈貢防禦工業
Quantumdrivenav.svg量子驅動器
1x
S4
主力艦級量子驅動器
未科技
Jumpdrivenav.svg跳躍驅動器
1x
S4
主力艦級跳躍模塊
N/A
Fuelintakenav.svg加油口
2x
S4
主力艦級燃料進氣口
N/A
Fueltanknav.svg燃料箱
4x
S4
主力艦級燃料箱
N/A
Quantumfueltanknav.svg量子燃料箱
1x
S4
主力艦級量子燃料箱
N/A
2x
SX
主推進器
N/A
2x
SX
主推進器
N/A
2x
SX
主推進器
N/A
2x
SX
制動推進器
N/A
13x
SX
固定機動推進器
N/A

歷史

  • 起源: 2545年,地球行星聯合 (UPE)的 武器開發局 (WepDev)制定了伊德里斯級護衛艦的初始規格。 護衛艦是第一次塔維因戰爭後試圖改革地球軍隊的一系列前瞻性計劃的一部分。 這些計劃設想了一個和平時期的 UPE,從塔維因吞併的星域以及對更遙遠行星的殖民化使其邊界顯着擴大。伊德里斯級的設計要求是一種85米長的輕護艦級航天器,而且該航天器可以停靠兩架巡邏戰鬥機。這些護衛艦的建造成本將比目前的一線艦艇更便宜、數量更多,並將迅速部署以護衛新興的 地球聯合帝國 (UEE)。新船的主要承包商角色(包括設計和製造)通過無投標合同分配給聖盾動力其中一些組件和支持合同轉為規模較小但現已不復存在的公司。
  • 原型:2549, 伊德里斯級的原型經過三年的研發後才開始進行太空試驗,外界觀察人士對這種典型的官僚作風感到困惑。這艘船與輕護艦的最初設計完全不同:一艘巨大的護衛艦級航天器,其噸位是最初方案的幾倍,安裝了一個巨大的軌道炮,並攜帶一個功能齊全的飛行甲板,能夠支持多級戰鬥機和轟炸機。與觀察人士認定的相反,從提議的輕護艦到護衛艦的轉變對於相關人員來說是輕鬆自然的,隨着戰後帝國的現實變得越來越清晰,設計規範經歷過多次修改。梅塞爾同盟的規劃者迅速確定該項目對於建立權力基礎很重要,他們與聖盾和其他承包商,特別是負責安裝在首航船舶上的軌道炮的Aim-Krug仔細合作,擴大設計範圍,以定義一個現代軍艦的模型。從最初的護衛艦擴展到護衛艦是一個罕見的符合所有相關人員最佳利益的決定。為了強調該項目的重要性,第一艘船以伊德里斯IV勝利命名,這場戰鬥被神化為新帝國的基礎元素。[3]
  • 初代: 2551年,伊德里斯級護衛艦的首艦,UEEN 伊德里斯號在聖盾新建的伊德里斯星系工廠大樓舉行服役儀式。UEE皇帝 伊瓦爾·梅塞爾出席了服役儀式。他發表了一場著名的演講,那一天被視為他以公共安全的名義加強對UEE的控制的前奏。最初,聖盾生產這些飛船的工廠包括六個可以全天候工作的船塢。前六艘伊德里斯級均於2552五月投入使用並開始服役試訓,然後在那年晚些時候延長了巡邏任務。從一開始,這些高科技飛船就是海軍船員的理想服役地,他們證明了當時那些華麗的船隻將在未來的事件中發揮重要作用。[3]
  • 二代:2553年,飛船建造出現重大延誤,因為最初的六艘船的布局存在重大安全隱患,導致它們特別容易起火。消防設備和人員布置不當,加上船上阻燃劑的供應有限,造成了幾起重大火災,最終導致十七名水手死亡,其中一場火災蔓延到UEEN 阿什頓上的前部彈藥庫。伊德里斯級進一步的建造計劃被推遲了十八個月,同時進行了全面審查和重新設計。在2555年,第一艘二代伊德里斯。隨着早期問題的解決,伊德里斯的生產繼續進行,強大的護衛艦迅速成為帝國各地的共同基礎。[3]
  • 目前: 在2560年至2800年間服役的伊德里斯級護衛艦平均有30年的使用壽命;在現代,通過更新的技術和一個專業化的大修,平均服役年數幾乎翻了一番,在十年的時間裡,任何給定的船隻基本上都會被重建一次。幾個世紀以來,隨着軍方和民間用戶需求的增加,聖盾公司不斷擴大其伊德里斯四號工廠的可用船塢的數量。2587年8月,首艦UEEN伊德里斯號退役,她經歷了43次任務並且獲得了9顆戰鬥之星。截至2950年6月,它是唯一剩下的初代伊德里斯,停泊在MacArthur的干船塢里,在那裡,她被計劃改建為博物館,用於紀念軍隊在梅塞爾時代的作用。[3]
  • 報廢: 在投入生產的前兩百年,伊德里斯級在退役時通過可靠地程序報廢;這是早期UEE政府對所有主力艦的法律規定。雖然聖盾的拆船公司被禁止打撈和重新使用系統,但他們能夠回收再利用大約35%的噸位,用於建造新生產的護衛艦。
  • 軍品回收: 2801年,隨着第一部盈餘軍用品法案的通過,經批准的民間組織有權競標經過拆解關鍵部件但仍能使用的軍用航天器,直至包括驅逐艦級的船隻。對於伊德里斯來說,沿着龍骨安裝的電磁炮需要被永久禁用,所有的機密子系統,如軍事規格的瞄準軟件,需要被移除。該法律的通過主要是為了讓公民購買前軍用貨船,最初對前軍用護衛艦的可用性的接受程度普遍很低。然而,在20年內,對大型戰鬥艦艇的需求變得更大,聖盾公司被迫大幅擴大對採礦公司的投資,以彌補拆解舊飛船回收的資源。同時,額外的公民軍備法放寬了對哪些設備可以出售和出售給誰的限制,逐漸從授權的民兵部隊到公司,最後到私人實體。[3]
  • 民用化: [[2875]年,由於對民用化伊德里斯的需求,加上現有軍用艦艇的使用周期不斷延長,超過了海軍退役現有艦艇的能力,聖盾發布了伊德里斯維和者(伊德里斯-P),這是一種專門建造的飛船,在外形上幾乎與軍用型號相同(即伊德里斯軍用型或伊德里斯-M),只缺少主炮(可以在二級市場上輕易地進行改造)。第一次,民間組織不僅可以購買數量日益有限的UEEN盈餘船隻,還可以直接從聖盾公司委託建造自己的航天器。伊德里斯平台的流行已經得到了幾代發達的支持系統的緩衝,到本世紀初已經爆發式的增長了兩倍。[3]

模型

系列變體

圖像 名稱 描述
Placeholderv2.png
伊德里斯-P UEE巡邏服務和平民 使用的伊德里斯護衛艦的維和者變體。

畫廊

UEES Stanton - Isometric.jpg
UEES Stanton - Below with escorts.jpg
Ship-idrism-infobox.jpg
Ship idris side.jpg
Ship-Idris-Crew.jpg
Ship-Idris-Engineering.jpg
Ship-Idris-Hallway.jpg
Ship-Idris-Hallway2.jpg
Ship-Idris-HangarControl.jpg
Ship-Idris-Hangar.jpg
Ship-idrismflying.jpg
Invictus-naval-fleet-idris-01.jpg

發展

在2014年三月,CGBot團隊在進行白盒階段開發發現原始概念的尺寸不適合大黃蜂 ,因為原始概念使用了 2012 年過場動畫中較小的大黃蜂模型。由於伊德里斯號需要攜帶多艘大黃蜂號,因此該艦從輕護艦升級為護衛艦。[5][6] 返工由Foundry 42 UK團隊負責,貢獻者包括Mike Northeast(F42團隊高級設計師)、Mark Skelton(CIG 藝術總監)、Paul Jones(F42 藝術總監)、Stuart Jennett(F42 概念師) , Bjorn Seinstra(資深藝術家),Tom Johnson(F42 項目經理),和Chris Roberts.[6]這只是 2014 年底和 2015 年初進行的許多大型項目更改之一,包括船舶、程序行星、星圖和故事時間線。[缺乏引證]

注: 伊德里斯的設計簡介可以追溯到 2013 年,當時星際公民還處於非常早期的階段,該船仍被視為輕護艦。
  • 目標: 伊德里斯級輕護艦。會很酷(與 RSI 線條相比,這款外觀略顯復古/舊)。
  • 船廠: 聖盾動力
  • 船員(最大): 10
  • 質量(空載): 38,000 kg
  • 長: 85米
  • 重點: 輕護艦
  • 載貨量: 100噸
  • 伊德里斯有空間停靠兩架單座戰鬥機:Aurora, 300i or Hornet.
  • 推進器: 8 x TR4, 8 x TR3

掛載點

  • 6 x Class 1: 配備 2 x M3A Cannon
  • 4 x Class 2: 無裝備
  • 12 x Class 3: 無裝備
  • 10 x Class 4: 配備 4 x M5A Cannon (單裝炮塔)
  • 伊德里斯有雙連裝艦艏、艦艉、頂部和底部炮塔和單裝左/右炮塔。

瑣事

另見

  • WIP: Idris

引用

  1. Idris-M - Ship page. Pledge Store
  2. Comm-Link:Galactic Guide - Aegis Dynamics. 通訊鏈接
  3. 3.0 3.1 3.2 3.3 3.4 3.5 Ben Lesnick. "Whitley's Guide: Aegis Idris". Jump Point. Vol. 8 no. 6. pp.25–28. Retrieved 2020-06-26.
  4. 4.0 4.1 Ryan Church, David Ladyman and Ben Lesnick, Work in Progress: Idris Initial Design, Jump Point, vol. 2, no. 2, pp. 3, 2014-02.
  5. Idris Revamp. 通訊鏈接
  6. 6.0 6.1 CGBot, Foundry 42, David Ladyman and Ben Lesnick, Work in Progress: Idris Revision, Jump Point, vol. 2, no. 3, pp. 3, 2014-02.
  7. RSInotext.svg CIG writer's forum comment
Cookies 幫助我們給予服務內容。依您有使用我們的服務,代表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