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格努斯星系

UEE的單星星系
Magnus.jpg
馬格努斯星系
星系類型單星星系
尺寸3 天文單位
恆星類型K型主序星
從屬UEE
發現時間2499
行星3
跳躍點3

馬格努斯星系地球聯合帝國 (UEE)境內一個有一顆恆星的行星系

"馬格努斯:在未知的邊緣!"當地政府的標準旅遊手冊上是這樣寫的。事實上,這句話更適合描述一個世紀前的馬格努斯;近幾十年來,在這個自認為是邊疆星系的世界裡,定居人數和整體文明程度已經在不斷提高。

歷史

馬格努斯星系首次被發現於2499年,是一個小型的、完全沒有特色的星系:三顆行星圍繞着一顆K型主序星運行,這顆恆星比地球自己的太陽還要暗淡,馬格努斯沒有能產生外行星系統的拉力,也沒有形成一個好的跳躍點連接網絡。探測發現,在該星系的周圍沒有原行星、氣體袋或小行星場;馬格努斯周圍的區域是可以想象到的最遙遠、最荒涼的空間。有一個星球,即馬格努斯II,被確定為理想的地球化改造對象。

這個過程發生得很快。馬格努斯遠離交通便利的星域,重金屬資源豐富,馬格努斯II的地球化改造的難度不高,導致了從2533年開始的軍事委託的封閉式地球改造。到26世紀後期,馬格努斯星系已經成為一個大規模海軍基地,並成為大量軍用艦船的製造中心。這種情況持續了大約50年,直到預算削減和業務重點被放在其他星系(如基利恩星系),導致了馬格努斯星系的衰退。

有一段時間,馬格努斯II是一個荒蕪的沙漠世界--地球化改造沒有完全改變這個星球,十年的極端太陽耀斑阻礙了它向溫帶世界的轉變,使得UEE設施老化衰敗,海軍投入所帶動的經濟枯竭後,重新安置馬格努斯II的興趣就更加低了。其最終結果就是它變成了一個陰森恐怖、人口稀少的幽靈星球,其衰敗的結構中充滿了精煉和造船設備,被認為轉移它們的成本太高而被留在此地。在這一時期,該星系的人口下降到不到30000人,其中大多數人沒有對他們營地的合法權利。

2751年,馬格努斯星系最初的軍事保密到期,其他殖民者被允許遷入。由於看到該星系沒有繼續開發的價值,UEE選擇不再續租這個星系裡唯一宜居星球的陸地。單一的殖民時代早已結束,馬格努斯的殖民者是由內星域人、跳槽者和各種類似的試圖逃避他們在核心星域的聲譽的異類組成的。其結果是,這個星系以狂野、無所顧忌的氛圍而聞名,人類可以在法律的邊緣生活。最後這個星系的文化已經有機地產生了一種 「不殺人就被殺」的態度,並且已經發展成一種嚴格的邊緣地帶式榮譽準則。

近年來,馬格努斯II,博瑞雅,已經變得更加發達,聲譽逐漸轉好,還用上了消逝的鬼城的噱頭來吸引旅遊者。不過它仍然是相對危險的人類定居世界之一:雖然督導局和民兵在肅清星系,但暗殺事件仍然不乏發生。然而,馬格努斯的文化並不是純粹負面的:儘管很多地方無法無天,但馬格努斯星系被看作是一個任何人都可以重新開始的地方,這個星系的文化堅信在這裡可以忽略一個人的過去而重新發覺他/她的潛力。僅僅因為這個原因,來到博瑞雅定居的人的數量在逐年增加。[1]

引力中心體

馬格努斯

馬格努斯是一顆K型主序星。

行星

馬格努斯I

一顆沒有大氣層的小岩石行星。一些天體地質學家推測,馬格努斯I以前是一顆熱木星,在被恆星剝去大氣層之前遷移到了這個軌道。

博瑞雅 : 馬格努斯II

在遷往基里恩星系之前,博瑞雅曾是UEE的造船設施的所在地,在海軍將造船業務轉移走後經濟都一直都很蕭條,不過最近這些年,由於艦船製造商德雷克行星際公司將總部設在這個星球上並開展業務,博瑞雅的情況開始好轉。

馬格努斯III

被列為超級木星的馬格努斯III是一個大型的多色氣態巨行星,位於該星系的外圍。

已知的跳躍點

跳躍航道 類型 尺寸 目的地
馬格努斯-埃利斯 大型 埃利斯星系
馬格努斯-泰拉 中型 泰拉
馬格努斯-斯坦頓 大型 斯坦頓星系

故事創作者的銀河指南

[2]

引用

  1. Galactic Guide: Magnus. 通訊鏈接
  2. Comm-Link:Loremaker's Guide to the Galaxy - Magnus System. 通訊鏈接


           
Cookies 幫助我們給予服務內容。依您有使用我們的服務,代表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